這幾年,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驅動下,數據中心也隨之面臨許多挑戰,高密度數據中心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中被應用。高密度數據中心不僅僅意味著性能的提升、占地面積的下降,更代表著對電力、冷卻、安全等技術的新挑戰。
20A機柜成主流
雖然行業中已經預見到這一趨勢,但對于高密度時代的來臨還是預估錯誤。在2018年之前IDC設施的普遍規劃中,單機柜供電20A的“高電”屬于“高端需求”,主流還是一10A、12A等為主——其實這已經算是發展迅速了。
但事實出乎意料。科智咨詢最新發布的《2018-2019上海及周邊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顯示,2018年上海地區行業客戶對數據中心單機柜供電的采購需求集中在16A以上,比行業預估提前了至少2年。
據這本IDC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上海地區行業客戶對單機柜供電量的采購需求主要集中在 16A-20A, 占比高達 48.5%,其次為 11A-15A 的單機柜供電量采購需求, 占比為 21.3%。近年來,由于行業客戶業務規劃及發展戰略等因素,上海地區單機柜供電需求量逐年上漲,且新建機房的單機柜供電量以20A 為主。
根據《報告》中的數據,16A以上的需求占比已經高達62.3%,而曾經的主流10A,免備案服務器,以及更低的供電需求,占比已經降低到了16.4%。而今后IDC服務商再宣傳“高電”可能要從30A起步了。
高密度挑戰
隨著人們對服務的要求愈益嚴苛,企業必須想方設法滿足消費者7×24小時可用性的期望以及性能期望。在此同時,數據中心是重資產行業,可謂寸土寸金,如何在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升單位機柜的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是每一個IDC服務商必須考慮的問題。
更多的運算能力與資源也被收納在愈來愈小的外殼中,從微型服務器(Small Form Factor,SFF)、刀鋒服務器(BladeServer)到超大規模(Hyperscale)服務器以及用來實現更彈性框架的組合式基礎架構(ComposableInfrastructure),都是因應此需求發展而誕生的解決方案。
高密度機柜可謂應運而生,也為行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當數據中心密度越來越大,以前按照傳統密度機柜設計的供電、制冷、備災等等方案都可能不再適合。一次機柜電源故障,就可能造成以前數倍的損失。
而對于一些已經建設完成的機房來說,升級高密度機柜更是苦難重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供電系統超負荷運作,云服務器,以往的N+1備份的供電和UPS體系,反而可能成了需要全功率運轉的基礎設施。此外制冷系統的升級同樣涉及到數據中心整體設計,能否做出合理的升級改動也是未知。
當然,挑戰雖在,但大勢去也不可逆行。模塊化、液冷、液氣雙通道等應對高密度機柜的種種技術也層出不窮。無論是新建數據中心,還是已經存在的IDC機房,都應該重視這一股潮流,才不會被市場拋下。
此次發布的上海IDC報告數據顯示,雖然2018年上海地區IDC業務市場規模呈現增長趨勢,但是相比以往增速放緩,這與政策引領和技術升級等多重因素有關。
如需了解更豐富、全面、詳細的文字內容及圖表數據,請與中國IDC圈客戶經理聯系購買。
聯系方式:010-51668499 銷售部
Email: sales@idcquan.com
了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2018-2019上海地區IDC市場分析報告》 訪問報告官網或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