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北歐媒體采訪。對于媒體提問的關于“華為是否正卷入中美兩大國際爭端以及華為正面臨可能被當做開展間諜活動的工具的指控時,華為如何持自己的立場以及準備在這兩大爭端上如何維護華為時”,任正非做了解答。
他表示,首先,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斗爭跟華為沒有關系,因為華為在美國沒有銷售,無論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怎樣,對華為都沒有影響。
其次,美國把華為納入實體清單,但是現在絕大多數芯片華為已經實現了使用自己研制的芯片。只是過去華為約束自研芯片的使用規模,想多用一些美國芯片,以此保持和美國供應商的友好合作。因為美國公司過去三十年來與華為一直良好合作,“華為怎么突然不用他們的芯片了呢?當美國政府對華為實行斷供以后,華為就啟動了自研芯片規模化的使用,是多少年的準備,不是突然冒出來的。美國政府以為斷供華為有利于在中美貿易斗爭中占據主動,其實美國政府沒有抓住要害,反而削弱了美國公司的銷售規模。”任正非指出。
其次,在網絡安全問題上,華為面臨著美國的指責。任正非直言,大家都知道,這些指責是空穴來風。因為歷史事實已經證明華為是誠信的公司,三十多年來,華為為170多個國家、30億人口提供服務,至今沒有出現一宗竊取別人信息的案例。關于立陶宛早報的不實文章暗示非盟總部信息泄露事件與華為有關,立陶宛的法院已經判決責令該報刊登聲明澄清道歉。華為已經用三十年歷史向北歐人民證明華為的誠信。
未來三十年還會怎么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楊潔篪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已經表明“中國設備不允許安裝后門”;李克強總理在人大會議后答記者問時也表明“絕對不允許安裝后門”。“因此,從政策上來講華為不會做這個事;從利益上來說,只要做一次,全世界都會知道,華為三十年建立的商業信用就崩潰了,員工都跑了,我自己要去還幾百億銀行貸款,美國服務器租用,我在動機上決不會去做這個事。所以對北歐人民承諾,華為尊重北歐的國家數字主權,不會侵犯主權。”任正非坦言。
最后,就像汽車廠家把汽車賣給客戶,汽車裝什么東西是司機說了算,VPS,而不是汽車生產廠家說了算。華為把通信設備賣給電信運營商后,是運營商在實際管控數據,是當地政府在管控數據,華為沒有管控數據,所以華為沒有竊取數據的可能性,華為堅決支持數字主權。
“因此,美國對華為的指責是不存在的,美國至今也沒拿出證據來,它只是猜測,猜測不代表事實。”
延伸閱讀:新潮傳媒作為首發合作伙伴,見證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工業模組
華為發布全球首款商用5G工業模組 單片售價999元
華為云編碼器蟬聯世界視頻編碼器大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