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于10月3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為了推動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和金融市場各項業務的深度融合,本屆峰會專門設置的分論壇“金融科技與復合型人才培養”,于11月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正式舉行,上海翰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翊威做了《金融科技存量人員與增量技術的沖突和發展》的精彩演講。
各位領導、專家上午好!我是翰緯科技負責培訓的副總。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聚焦培訓和咨詢兩大塊,我們客戶聚焦在金融行業,金融行業我們聚焦在上海。大家知道上海有“卡員(音)”金融機構都在里面,如果在上海我們比較方便。主要給金融行業提供服務,剛才嘉賓也提到生態。剛才聽大家講時,有學界、研究所、有協會。對于我們這樣做培訓的公司也是生態的一部分,也需要有我們這樣的培訓公司幫助客戶,對接到不同的培訓機構,這是我們做的事情。
今天我的主題是“金融科技存量人才與增量技術的沖突和發展”剛才講的很多給我開拓了思路。我們一直做與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與實操的接觸,今天分享一下這幾年給金融科技做培訓的情況。
為什么做存量人員跟增量技術?存量人員是金融行業這幾十年來人員非常穩定,這一點跟互聯網不一樣。大家現在看到互聯網挺蓬勃發展但是暗流涌動。因為工作關系,互聯網的人特別謹慎,都怕跟你說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被HR干掉,表面上看很蓬勃地招人,實際暗流涌動。
沒法跟金融行業比,但這是金融行業好的一面也是不好的一面,技術帶來對存量的挑戰。原有做系統、做網絡的人員,發現我的東西開始落伍,已經要被技術淘汰,我們怎么辦?存量的人員新技術出現以后,跟現有金融組織中的人員發展路徑未來的前景帶來挑戰。這個時候我們怎么應對?考慮未來的發展。這是我們為什么會聚焦在金融科技領域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我做了簡單的分析,在我們看來金融行業一直在做人才的培養一直沒斷過。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對我們的沖擊,還有政策的要求,金融技術可控,穩敏雙態,開源技術等等。創新發展是我們承擔不是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只是動嘴,下面我們來做,這是金融培訓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叫重啟新一輪技術培訓,與前十年、前五年不太一樣。增量技術和存量員工怎么處理?我們提出新一輪更關注員工的技能升級,這是從一個切面,不能說代表所有觀點,但從我們自己的觀點可以給大家窺一斑觀全貌的感受。新一輪技術培養,校招像一張白紙,金融機構都有非常完整的一套校招培養體系,這不是今天的重點,不涉及人員培養。
剛才提到穩敏雙態的存在,金融機構發展不能像互聯網那樣發展。有些金融機構提出,從3分敏向7分敏轉變,對現有人員提出突破。一開始講人才緊迫,人才緊迫由很多種原因導致。去年下半年組織過一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發展的活動,我當時期望找到金融機構的HR跟我談一談,寫這本白皮書。結果沒想到最后召集來的沒有一個HR,最多的是負責評分的綜合處處長,其他都是負責開發副總。他想關注的金融科技的人才不是面向HR的,他最需要人才。這個他與HR之間有一些差異,他知道我需要什么人,但這些人受制于985、211第一道紅線卡住,兩條紅線不能碰,唯一做到是可以不是研究生學歷。實際人才行業招聘研究生已經在放寬,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這點是很痛苦的地方,現在不像十年、十五年金融行業坐南朝北,簡歷一摞一摞是挑的,現在不是這樣?,F在淘汰率特別高,沒辦法控制這一點。現在跟我的金融科技客戶談,不光談培訓,要求太高了。第一被互聯網截壺,第二被華為截壺等等。人才是被截掉。大家可以感覺到互聯網公司,包括信通院搞很多活動很多技術大牛講課,講課的同時也是吸引人。我到攜程、阿里跟牛人做事情對我提升非常大,雖然很辛苦,但和牛人在一起,有這種選擇。但是金融行業很少做這種宣傳,他不知道是怎樣的情況,只有前來才知道。互聯網與傳統金融行業宣傳手段、做法不一樣,這樣導致金融行業反而被互聯網蓋過。從2016年到2018年這三年時間里面金融機構發展特別快,沒法說未來兩年機構是什么樣子。劉司長、韓司長感受很深,你們出書量非常高。我們開玩笑,是不是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余時間都在寫書。新技術出來,誰研究了互聯網,他們研究一套東西,寫了卡夫卡等等。這些東西從能力矩陣,傳統金融機構由于原來的環境特別穩定,技術也穩定,不會像互聯網那么激進做技術的試錯,作為廠商也知道有P2C,技術的東西基本沒有完全上升,還是在開發策略,它非常謹慎做事情。人員迭代不像互聯網那么快,這是做不到的。第二個開源技術紛繁多支學習難成體系。第三個是任務重外出學習機會少,我們給客戶培訓不像以前周末工作的培訓,現在下午兩點到五點培訓一周時間,或者利用下午快下班培訓一周時間,盡可能不占用上班時間培訓。這是傳統金融機構人員培養的三個問題,不管銀行、證券、保險、基金都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