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數據、算法是中國‘新基建’的基礎支撐。”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他今年的全國兩會建議將圍繞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建設智算中心加快產業AI化等“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中國的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質量發展。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接受媒體采訪。浪潮集圖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基建’發揮了積極作用,突出體現在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健全物資保障體系、助力社會生產有序恢復等各領域。”孫丕恕介紹說,在疫情中,5G+紅外測溫、5G+送貨機器人、5G+清潔機器人等5G應用已活躍在疫情防控的各個場景,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醫療機構提高診療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所以“新基建”的發展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動能。
孫丕恕說,在復工復產方面,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廠和企業,復工的進度和效率越高。2月2日,浪潮服務器智能工廠僅用一晚上的準備時間,就快速實現復工復產,還率先提出“科技戰疫”,打響“云”端防疫戰,迅速為云南、廣西、重慶等50多個省區市建設疫情防控指揮系統,3天即打造推出“云+戰疫版”,并快速推出易登記、在線教育等24款科技戰“疫”云產品。
工業互聯網是中國制造智能化、數字化的重要手段,將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并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也把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孫丕恕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將建議政府部門推動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以解決工業互聯網平臺前期投入大、短期見效慢,特別是中小企業投入難的問題,并培育海量工業APP,推動工業軟件發展,歐洲服務器,構建工業互聯網APP應用創新生態圈。
“疫情下大企業還可以生存,中小企業面臨更為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孫丕恕表示,今年他還將建議政府加快數據共享開放力度,鼓勵支持大數據征信公司建設運營數字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融資支持,讓中小微企業“活”下去。
對于未來計算領域的發展前景,孫丕恕認為,智慧計算和人工智能(AI)將是新的機遇。他表示,計算力、算法和大數據是AI發展的三大支撐力,要發展AI,必須大力發展AI計算,建設智能計算中心。疫情的蔓延進一步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但企業在云、大數據、AI等新應用上的支出仍然呈現快速增長勢頭,線上業務、智能化應用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供應中心,是未來的動力源,將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和普及。“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發展機遇,也是我們贏得未來的關鍵。”
當前智慧計算需求正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將占據80%以上的計算需求。孫丕恕說,承載智慧計算需求的就是智算中心。智算中心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支撐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各行業的智慧化轉型,推動AI產業化加速向產業AI化邁進。產業的AI化是“冰山的水下部分”,將產生一個高達萬億元規模的大市場。
產業AI化需要配備相應的算力環境和生態體系才能持續創新。為此,孫丕恕建議,一方面要打造智算中心“新基建”,另一方面要基于智算中心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園區,匯聚人才和產業資源,打造富有特色的良性AI生態鏈。
2017年初,浪潮正式發布“智慧計算”戰略,布局AI計算。目前,浪潮具備從芯片、板卡、整機到平臺軟件的全棧方案開發能力,可以提供業界最豐富和最完整的AI計算產品及方案。2019年,為應對產業AI化發展在技術上和商業上雙重的挑戰,浪潮發布人工智能一體化系統“浪潮元腦”,為人工智能企業輸出人工智能全棧能力,實現了人工智能計算系統的“交鑰匙工程”,并提出元腦生態計劃,希望通過生態共建的新模式,實現整個AI產業的融合智變和智慧合力,支撐和加速產業與AI的融合,成就行業、產業AI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