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計算正在推動從PC到數據中心等各個領域的變革。作為加速計算芯片的領導者,站群服務器,英偉達正在打通整個計算機產業鏈,并希望通過對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擴大開發者生態。
在2021年臺北電腦展(2021 Computex)期間,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在其位于加州的新辦公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遠程視頻采訪時表示:“數據中心規模的計算時代已經來臨。加速計算的發展路徑是非常清晰的,人們已經承認它將成為后摩爾時代的發展主流。”
數據中心推動加速計算發展
黃仁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未來計算機發展的趨勢一方面是會向小型化發展,PC筆記本的性能潛力將會越來越大。為此,英偉達在今年的Computex上推出兩款GPU產品GeForce RTX 3080 Ti和GeForce RTX 3070 Ti,支持高性能新型筆記本電腦。
他強調,加速計算最重要的一個領域是數據中心。“全球科技行業正在重塑,云計算領域增長迅速,數據中心的重要性更加體現出來,這導致芯片需求激增。”黃仁勛說道,“不僅僅是數據中心的規模龐大,而是數據中心軟件編程的本質發生了改變。”
黃仁勛表示,未來計算機將會無處不在,并且只需要通過一個總控就能使它們運行,不管是程序、數據還是應用。“你可以想象未來一個工程師寫的軟件可以跨越整個數據中心,讓所有的計算機都起作用,服務成百上千萬人。”他說道,“而各種新興技術的匯聚,比如云計算、人工智能、加速計算、工業5G等,將會成為解決計算時代重要問題的最后幾塊拼圖。”
在Computex期間,英偉達擴大了其認證系統計劃,推動企業級AI服務器軟件發展,支持包括華碩、戴爾科技、技嘉科技、慧與、聯想集團、云達科技、超微及其他公司的主力x86服務器。
此外,英偉達還最新發布了專為托管在本地或云端的大規模、多用戶AI開發工作流程設計軟件,使研究人員和數據科學家同時使用加速計算資源工作,提高專家級開發者和AI基礎設施的生產力。
“英偉達的計算機視覺、對話式AI、自然語言理解和推薦系統已經在各個領域落地應用,數據中心業務持續擴展。”黃仁勛說道。
在黃仁勛的計算拼圖中,對芯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塊。 Arm的技術不僅被用于高通公司為微軟和宏碁等公司生產的筆記本電腦芯片中,近年來,Arm還不斷在向數據中心和物聯網領域延伸。
去年9月,英偉達發起對Arm公司400億美元的收購,并預計在18個月內完成。目前英偉達正在與各地監管機構和法律團隊積極溝通,黃仁勛對收購前景保持樂觀,并仍然維持先前的收購時間表。
完美收購還是完美威脅?
在黃仁勛看來,英偉達對Arm的收購有利于整個生態系統發展,并且能夠促進競爭。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利于競爭的本質是因為我們收購Arm后會給用戶帶來更多不同的選擇,Arm目前的資金能力有限,而英偉達比Arm大好幾倍,可以進行更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持,從而給Arm的授權商提供更多選擇。”
他表示,通過收購Arm,英偉達可以使Arm架構性能進一步提升,從而為用戶提供AMD和英特爾的x86架構之外的替代方案。據了解,目前Arm正轉向全新的具有安全功能和支持矩陣乘法以及矢量擴展( SVE)的第9代架構Arm V9,而英偉達可以提高其平臺的能效和可擴展性,同時推進Arm架構在數據中心的使用。
更高性能的CPU內核對于Arm授權商來說無疑是好事。目前搭載Arm內核的CPU廣泛用于數據中心、高端智能手機、網絡、電信系統和PC筆記本。在軟銀控制期間,Arm一直在大力投資以擴大其在物聯網、汽車和數據中心的市場地位。黃仁勛表示,獨立的Arm將難以為如此大量的長期投資提供資金。
Arm的獨立性是其最獨特的資產。但該公司的IP許可模式使其在開發平臺解決方案中的收益存在局限性,這種商業模式也限制了Arm在新領域的投資水平。而擁有強大平臺業務的公司是Arm平臺的最大受益者。
也正因此,在英偉達宣布對Arm的收購后,監管部門面臨來自行業競爭者的施壓。這項交易不僅引發了美國芯片巨頭高通、英特爾等芯片公司的擔憂,還觸發了包括谷歌和微軟等互聯網公司的不滿,這些互聯網企業也正在加大對芯片設計領域的布局。
與此同時,英偉達也已經宣布正在構建自己的Arm CPU,取名為Grace。Grace將用于高性能計算和大型模型訓練。 Grace的發布進一步證明了英偉達對Arm架構可能帶來的性能提升的重視,并有望將Arm架構推向其最高性能的計算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