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企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將如何?在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DCD東南亞會議上,數據中心行業專家齊聚一堂,討論亞太地區(APAC)地區數字基礎設施部署的未來。
如果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香港服務器租用,那就是不應該忽視托管的重要性。451 Research的研究主管丹•湯普森表示,超過40%的企業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在托管空間內部署。
到目前為止亞太地區的故事
在第一天的主題演講中,湯普森通過一系列圖表向與會者介紹了亞太地區多租戶數據中心市場的概況。雖然東京市在最大的區域托管市場方面名列前茅,但中國北京和上海城市卻緊隨其后。按國家劃分,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中國是最具MTDC能力的亞太組織國家。
實際上,北京和上海的容量都超過了新加坡的數據中心,而中國的互聯網使用量繼續快速增長。湯普森指出,中國的云增長也是驚人的,公共云收入預計今年將超過10億美元,到2021年將超過20億美元。
他提醒人們注意該地區連接網關的興起及其與數據中心重要部署的關聯。例如,悉尼是澳大利亞的門戶,香港被稱為通往中國的門戶,而新加坡則是通往東南亞其他地區的門戶。他指出,網關狀態推動了增長,并且主要由海底電纜驅動。
印度是另一個數據中心部署激增的國家。到2021年,本地云市場預計將增長約25%,政府通過其數字印度計劃為增長鋪平了道路,該計劃旨在提供在線公共部門服務。湯普森說,該活動旨在鼓勵一代新的數字創業公司。
未來更多的顛簸
如果數據中心行業有一定的確定性,那就是它將繼續發展。其中一個趨勢似乎是轉向更大的設施,例如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的Facebook在新加坡10億美元的龐大數據中心。
在DCD東南亞會議上,STT GDC的首席運營官喬納森•金表示,他認為更大規模的設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將繼續看到規模擴大。七年前,5MW是一個很大的DC。三年前,15MW是一個大數據中心。今天,它大約20到25MW。再過五年,你可能會看到60MW或者任何地方電力部門能夠支持的東西。“
康寧光通信全球營銷經理托尼·羅賓遜指出了另一種現象:一種明顯的向邊緣設備轉移的趨勢。他表示:“與技術供應商交談時,他們正在減少產品的規模和規模,以便更加本地化、更具區域性、邊緣型的設施,從而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數據中心咨詢公司H1 Systems的常務董事塔瑪斯•巴洛指出,盡管數據中心部署的規模和類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區域參與者對其部署的技術扔持保守態度。“數據中心行業的服務提供商變化不夠快。即使是現在發生的項目也與幾年前的項目非常相似。一些新技術開始滲入到最新設計中,但它實際上相當小。“他說。
為未來而建設
除了采用更高效的技術之外,數據中心提供商還能做些什么來吸引更多的企業客戶?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的信息安全、治理和合規副總裁兼負責人弗蘭基·特喬也這么認為。
“提供商必須更愿意幫助客戶遵守合規性法規、法律、最佳實踐等。我參觀了這個地區,競爭非常激烈。”特喬以個人身份在小組討論中說道。
特喬還對缺乏靈活性的供應商表示遺憾,因為他試圖為他的組織規劃合適的設施:“在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致力于(我們的數據中心)的分權工作。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國家)轉移到像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但要么是你占據整個分區,要么你沒有排他性。“
領先的托管服務提供商還必須研究非技術問題,包括可持續發展的話題。SAP亞太和日本的首席信息官馬尼克·納拉揚這樣認為。他還強調了隨著企業部署走向混合,擁有多個可用區域和不同提供者之間的連接性的重要性。
“來自不同行業的合作伙伴之間正在進行大量合作。數據中心提供商與硬件制造商和網絡提供商緊密合作,為其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套件。這是以強有力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的。在很大程度上,這源于客戶的需求。”納拉揚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