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變和來自其他民族國家的威脅
“他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在人們離開其處所之后追蹤其數據,”本·里德表示。法律和投資公司等組織機構因為有大量的客戶數據,而成為了首要攻擊目標。
高管們最關注的網絡安全問題是什么呢?主要包括:正在建設挑釁能力的國家,缺乏制衡與問責而持續發生的違規事件,不斷擴大的技能鴻溝,資源缺乏(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供應鏈存在的漏洞,云攻擊,社交工程陷阱和網絡間諜,網絡犯罪,以及其他針對航空部門的威脅。
“這幾年我們看到了中國發生的改變,”本·里德說,“中國想要成為世界舞臺上,VPS,人們可以在這做生意的,一個受人尊重的地方。不過如果你只是鬧哄哄的竊取別人的東西,這個目標就可能實現。”
國外知名網絡安全公司“火眼”(FireEye)的研究員揭示了明年不容樂觀的安全風險清單。
火眼公司的網絡威脅處理專家,美國麥迪安網絡安全公司和萊博斯實驗室團隊,它們都緊密關注著網絡安全最前沿的動向,特別是中國網絡間諜隊伍的結構重組,不斷增加的針對美國的伊朗人的活動,利用公開可以獲取的惡意軟件發起的網絡攻擊,商業電子郵件入侵的增加,為了命令與控制伺服器而濫用法律服務,被網絡威脅視為頭號進攻目標的電商和在線金融門戶網站。
本·里德關注的其它民族國家包括伊朗和朝鮮。這兩個國家“情況都很微妙”。分析師們預測,在美國退出伊核協定之后,伊朗針對美國的網絡活動可能會增加。在網絡活動方面,朝鮮一直保持著一些標準活動,包括竊取資金,對韓國進行間諜刺探等。另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朝鮮也開始對日本感興趣了。
火眼公司的網絡威脅處理團隊注意到了中國網絡間諜的結構重組,他們相信這將支撐其間諜活動的增長,甚至可以持續到2020年。中國網絡間諜活動的改變是逐漸的,受到了一些標志性事件的推動: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會晤時達成的協議,使得中國網絡間諜的活動從知識產權偷竊上面進行了轉移,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網絡功能部署為戰略支援力量,以及中國開始進行“十三五”計劃的項目建設。
今年很有可能會成為數據泄露史上最嚴重的一年,對于信息安全社區來說,應對這些已經令人精疲力盡。從1月1日到9月30日,共上報了3676起違規事件,涉及的記錄超過36億條,是歷史上違規數量第二多的一年。
火眼公司網絡間諜分析部門的高級經理,本·里德表示,他注意到一年當中,來自中國的網絡安全威脅在不斷演變,不再是“破壞和搶奪”知識產權。攻擊者的行動更加狡猾了,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也更兇殘了。
分析師們相信,2019年,由國家支持的,受經濟利益驅動的,來自供應鏈方面的攻擊將會增加。APT10,“一個來自中國的間諜組織”,正在著眼于對美國主要公司的供應鏈發起攻擊,以便通過“非網絡方式”竊取商業數據,提升目標技術,從而避免違反習奧會達成的協議,該協議禁止對知識產權的網絡竊取。
盡管2018年還剩下7周的時間,但是安全領域的主管們已經開始展望新的一年。從云攻擊到民族國家,企業的擔憂已經堆積如山。
根據一篇題為“向前邁進:2019網絡安全及其它”的新報告,前方還有數不清的威脅。該報告由火眼公司CEO凱文·曼地亞,首席安全官史蒂夫·布斯,環球精英組織副總裁桑德拉·喬伊斯,以及眾多分析師和戰略專家共同編著完成。
“供應鏈的全球化程度和相互融合程度已經非常高了......網絡安全問題更多的存在于軟件供應鏈方面,”里德表示。自動更新的設置對分派安全補丁來說有好處,但是“也給大量電腦受牽連增加了非常大的潛在可能性。”全新勒索病毒NotPetya泛濫,以及它跟免費系統優化和隱私保護工具CCleaner的纏斗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對軟件供應鏈發起的攻擊,將會導致不良的后果,后門程序這樣的網絡病毒會被放進合法軟件當中,或者用竊取的證書來簽名,給惡意文件和繞過檢測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