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訊 3月20日,搜索巨頭谷歌再次受到了歐盟委員會的罰單,域名購買 directadmin授權,金額為15億歐元,這一次是因為谷歌涉嫌濫用其在網絡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這已經是谷歌兩年內第三次受到歐盟反壟斷機構的處罰。
2018年,歐盟反壟斷執法機構對谷歌處以創紀錄的43.4億歐元(約合330億元人民幣)罰款,原因是谷歌使用其廣受歡迎的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來屏蔽競爭對手。此前,歐盟還向谷歌開出了一張高達24億歐元的罰單。
歐盟相關機構的處罰說明顯示,谷歌涉嫌屏蔽其競爭對手的在線搜索廣告,以維持其壟斷地位。根據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持續深入調查,早在2006,谷歌就通過跟合作伙伴簽訂限制性合同,將競爭對手排除在第三方網站的廣告投放之外。
目前,該案件正在調查之中。谷歌可能會面臨更多調查,“投訴仍在繼續”。20日,谷歌在一份聲明中回應了此事,“我們已經對我們的產品進行了大幅改變,以消除委員會的擔憂。”
屏蔽競爭對手,夠狠!
2009年3月開始,谷歌逐漸用所謂“優先投放”條款取代了之前的限制性條款。根據這一條款,客戶被要求將其最有利的廣告位預留給谷歌,通過這一措施,谷歌將競爭對手排除在了點擊量最大、能見度最高的搜索顯示頁面之外。同樣是在2009年3月,谷歌還引入了另一條款,客戶被要求獲得谷歌的書面許可才能對其競爭對手的廣告投放展示做出調整和改變。這也意味著,云服務器租用,谷歌可以“控制”競爭對手的廣告如何投放,并決定其吸引人的程度。
歐盟委員會競爭事務專員Margrethe Vestager表示,對谷歌罰款15億歐元是針對其濫用在線搜索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而做出的決定。她說,谷歌為了維護其壟斷地位,不惜通過強制性合作條款,對第三方網站施加不正當競爭手段,將競爭對手排除在這些網站的廣告投放之外。這一非法措施違背了歐盟的誠信規則,已經持續了10年以上, 剝奪了其它公司憑借誠信和創新公平競爭的機會,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事實上美國科技巨頭為了其壟斷受到處罰并非個例。谷歌受到歐盟多次處罰,去年因為其濫用在安卓系統的壟斷地位也收到了歐盟的罰單。在對付不擇手段維持壟斷地位的美國科技巨頭方面,歐盟可謂毫不手軟。微軟、英特爾也都被開出過罰單。
“遲來的懺悔”
另外,根據處罰說明,谷歌目前已經停止此次被處罰的壟斷措施。但是這一不當行為直到2016年才停止。出于某些原因,谷歌也在近日對一年前的安卓壟斷事件表達“遲到的懺悔”:一年前,因為強制安卓OEMS系統預先安裝谷歌搜索引擎和Chrome瀏覽器,谷歌被歐盟開出了罰單。
在博客中,谷歌全球事務副總裁Kent Walker以“支持歐洲市場的選擇和競爭”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強調自己最為看重的就是健康蓬勃的市場。他進一步說明道,歐盟委員會的舉措是完善市場競爭的最新行動。
“在2018年7月歐盟委員會針對谷歌安卓壟斷作出處罰決定之后,針對在安卓系統上運行的谷歌APP,我們修改了授權模式,為谷歌游戲、谷歌Chrome瀏覽器和谷歌搜索引擎創建了新的,獨立的授權方式。”Walker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于手機制造商來說,我們維護了它們能夠安裝包括谷歌APP在內的任何替代APP的自由”。
“現在,我們還會采取更多行動,確保安卓手機用戶知道,有更多的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可供下載。這將會使得歐洲的用戶能夠對現有以及新的安卓設備更加了解,以選擇他們想要的瀏覽器和搜索APP”。
對于Walker的上述發言,有外界評論認為,這可能跟谷歌需要應對此次新的處罰有關。這也讓人想起之前歐盟處理微軟windowsIE瀏覽器壟斷案的情形。外界認為,目前谷歌占據歐洲臺式電腦瀏覽器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二,如此巨大的利益自然不能放棄。而現在,通過壟斷安卓系統,同樣的一幕似乎正在手機端上演。
【中國IDC圈編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閱讀:
默克爾談華為:德國不會因為5G設備供應商來自中國就將其排除在外
美政府聯合英特爾開發每秒百億億次計算的超級計算機
微軟公司為啥要把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海底,是有什么計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