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對我們的生活、人類未來的發展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SDNFV技術作為新一代網絡技術的關鍵,一直都是業界所關心的重點。在今天召開的“全球SDNFV技術大會”上,大會主席、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表示,SDN和NFV已經從概念探討進入到了真正商用落地階段。
全球SDNFV技術大會到今年已經是第六年,而SDN這個概念從最初被提起也已過去了11年。“回望來路,我們越來越發現,以SDN、NFV為核心的網絡重構勢必將帶來一場跨越式的變革,為我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明確指出,這么多年來積累的問題,已經使得今天的互聯網患有動脈硬化癥,網絡架構必須重新審視、重新架構、重新設計、重新定義。他提出,網絡重構的三大技術支柱是SDN、NFV和云化。
對運營商而言,只有推動傳統移動網絡和光寬帶網絡向新型網絡轉型,才能實現網絡的靈活使用和按需部署,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企業和廣大消費者。
中國電信是國內運營商網絡轉型方面的優秀代表,中國電信在近日召開的網絡重構一周年成果展示及發布會上,分享了中國電信網絡重構的詳細進展和未來規劃。據悉,中國電信計劃以CTNet2025為牽引,通過引入SDN、NFV、云計算等新技術,推進從2016年到2025年將近10年的網絡重構,打造簡潔、敏捷、開放、集約的新型網絡,形成智能的網絡服務體系,改變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交互方式。
而在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陳運清看來,網絡重構應該是從物到人,從技術到商業模式的系統化變革。對運營商也是非常大的挑戰。
陳運清指出,中國電信將會把SDNFV技術與現有的商業價值聯系起來。在增加連接能力的同時,推出提供服務的產品,例如與云網融合相關的產品。據了解,中國電信建立的DCI網,是專用于云之間通信的網。這個網今后可以服務于云網融合。
陳運清在演講的最后表示,中國電信將在云化領域持續深耕,在發展技術的同時,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而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SDN/NFV創新中心總監赫罡則表示,臺灣代理服務器 韓國服務器,在當前階段,網絡依然是運營商最重要的資產和主要能力,中國聯通將會通過升級和重構并舉的方式,來滿足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
赫罡透露,中國聯通目前正在梳理邊緣數據中心的需求。邊緣數據中心會承載大量的關鍵業務,同時因為節點數量巨大,涉及到很多改造工作。
在網絡重構方面,中國聯通的思路已十分明確,那就是構建以DC為核心的新型網絡架構。新的網絡架構可以分為核心—本地—邊緣三層。其中,核心數據中心主要是承載全國性業務,在集團層面進行部署。本地數據中心是傳統的核心機房,香港網存空間 北京主機,可以承載傳統網管以及接入網元的控制面等。“邊緣情況則比較復雜,諸如傳統的BRAS,以及未來的MEC或HPC等業務都將在邊緣數據中心進行承載。”
在NFV的引入與部署上,中國聯通的目標是三層解耦和統一云化資源池管理,他指出,中國聯通未來的核心網等都會采用三層解耦的部署方式。在城域網方面,中國聯通在部分省市已通過引入vBRAS進行了城域網的改造。
正如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所所長段曉東提到的,運營商之所以進行網絡重構無非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大流量的驅動。今天的流量和未來的大流量是兩個概念,今天以視頻驅動流量是第一步,從標清到高清再到VR,這是對視頻的推動,也是對速率的推動,同時對運營商提出高效率、低成本發展挑戰,運營商想在下一代發展和存活必須克服剪刀差;
第二,大連接。中國移動已經把大連接作為下一個十年的基本發展戰略。萬物互聯時代連接數量、連接種類的爆發和增長,將使運營商從人文通信發展為機器通信。未來大連接的需求是個性化、定制化的,海量的需求,多樣化的連接在另一維度對運營商提出了挑戰,需要的是更加靈活敏捷的網絡。
歸根結底,這兩大需求,推動運營商進行變革,否則將無法承擔歷史重任。因此運營商需要在突破局限性的同時,運用IT、CT再造技術,轉型為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商,從而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