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信業有兩大消息分別引起高度關注,一是AT&T正式宣布重組的消息:AT&T將網絡與媒體業務分別獨立,成立AT&T通信網絡公司、AT&T媒體公司,并對這兩家公司分別任命不同的CEO,東亞服務器 臺灣服務器,各自獨立運營,新的媒體公司最終將完成對AT&T此前854億美元對時代華納的收購。
二是在混改探路階段,聯通分別針對與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在深圳和杭州各成立了騰訊合作運營中心和阿里合作運營中心,以“一點運營,支撐全國”的互聯網模式來經營,兩個運營中心定位均為省級分公司部門級,管理上將采取垂直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消息一出,這兩個運營中心的招聘廣告也相繼曝光于網絡。
一個是國際運營商先鋒的又一次大動作,一個是國內混改先鋒的又一次合作創新,新聞連起來看,就更有意思了。
作為美國乃至全球電信運營商中的先鋒角色,AT&T一直在力圖通過大刀闊斧的行動讓運營商從傳統的管道服務商轉型為媒體內容提供商。在此之前,AT&T還收購了美國衛星電視巨頭DirecTV公司,在家庭電視服務市場,AT&T也已獲得了顯著的份額。在與Verizon等運營商的競爭中,AT&T一直在力圖從數字內容上獲得更大的商機。有觀點認為,AT&T收購時代華納的交易之后,將掌控全球多個最有價值的媒體品牌,還可能會將傳統的無線運營商AT&T打造成一個羽翼豐滿的娛樂巨頭,并將為AT&T開辟全新的歷史篇章。
傳統運營商有望轉身成為以內容見長的娛樂巨頭,這對中國國內運營商有何影響?IDC中國電信和物聯網研究部研究經理崔凱對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表示,拆分后獨立運營的媒體公司主要是將2015年收購的DirecTV與時代華納進行整合,使擅長內容的時代華納和具有豐富分發渠道經驗的DirecTV雙方優勢整合起來,實現業務全流程的打通。對于對中國運營商來說,其實他們也早已經看到內容對于管道的重要性,這也是中國運營商一直在布局的方向,此前中國移動的咪咕、中國電信的內容資產注入號百控股等也都是處于此考慮。
Strategy Analytics無線網絡服務總監楊光也對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提到,AT&T實施重組會逐步加強娛樂內容與通信連接業務的整合,希望并購引入的資源能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事實上,AT&T第二季度的財報也證實了這一策略已初步顯現成效。
對于聯通分別針對與騰訊和阿里巴巴建立合作運營中心的舉措,楊光表示,把業務和互聯網公司合作,而基礎網絡繼續掌握在運營商,這可以說是實現了此前業界探討過的“網業分離”的“一小步”。在國際上,把連接業務和內容做捆綁銷售的模式已不罕見,但像聯通這樣與互聯網公司做成聯合運營中心,利用互聯網公司的渠道和資源去拓展客戶的模式還很少,至少在大型運營商中尚屬首例。“短期內肯定會對業務發展有很大促進,但長期的影響還需要觀察,尤其運營商應該著重考慮到,未來此舉是否會導致運營商品牌的弱化,以及用戶粘性向互聯網公司的遷移等問題。”
與互聯網公司成立合作運營商中心,在崔凱看來,對聯通來說“利大于弊”。按照聯通目前的經營情況已難以與另外兩家運營商直接抗衡,在電信服務基本同質化的當下,聯通在5G到來之前急需做好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準備,通過王曉初執掌的“聚焦”戰略,聚集網絡能力的同時,對內容和渠道實施開放式合作,聯合強大的合作伙伴來改變經營模式,聯通則更有機遇掌握更大的市場話語權。
“混改之路并定會經歷探索和嘗試,聯通此舉也將為未來的混改提供經驗和借鑒。如何防止品牌的弱化、用戶控制力的喪失,如何保持高服務品質,現有的非互聯網渠道業務如何發展,這都是聯通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目前對聯通來說,最主要的目標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完成國家部署的混改任務。未來,混改后的運營商是專注于‘精品網絡’成為互聯網生態中的一環但非主導者,還是能主導互聯網生態,目前尚不得知。”
,荷蘭服務器 英國主機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