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是黨中央的重大抉擇。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拉開了國有企業新時期深化改革的序幕,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備受關注。
聯通財報顯示,2016年聯通全年營收為2741.97億元,相較上年微降1%.但6.3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大降94.1%.相比中國電信180億元和中國移動1087億元的凈利潤,聯通6.3億元的凈利潤顯然與對手已經難以抗衡。業務上,數據顯示: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2017年12月減少96.4萬戶,2017年全年固網寬帶用戶累計凈增數達130.3萬戶,用戶累計達7653.9萬戶;本地電話本月減少61.7萬戶,2017年全年本地電話用戶累計減少665.2萬戶,本地電話用戶累計達5999.7萬戶。而同期中國電信在2017年固網寬帶的凈增用戶數為1041萬戶,而中國移動的全年的凈增用戶則超過3506萬戶,可見增勢之明顯。
聯通的固網寬帶業務已經被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趕超,而在移動業務層面,2017年12月4G用戶凈增443.8萬戶,全年4G用戶累計凈增7032.5萬戶,香港服務器租用,累計達17487.6萬戶,而中國電信方面透露,2017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凈增近3500萬戶,達到2.5億戶,其中4G用戶超過1.8億戶;中國移動2017年12月凈增移動用戶數為325.3萬戶,總數達8.872億戶。4G用戶凈增1561.6萬戶,用戶總數達到6.49507億戶。與其余兩大運營商比較,聯通的業績表現堪稱捉襟見肘。同時,聯通業績持續下滑和國內電信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失衡,使得聯通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進一步增加。
互聯網巨頭“混入”激活競爭力
2017年8月30日,聯通子公司聯通運營公司在北京分別與騰訊、百度網訊、京東世紀貿易、阿里巴巴等合作方,以書面方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通A股“定增+轉讓股份+員工持股”的混改共涉及金額約780億元。其中,騰訊投資110億元,百度70億元,阿里巴巴43.3億元,京東50億元,蘇寧40億元,光啟互聯技術40億元,淮海方舟信息基金40億元,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鑫泉基金7億元。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合計入股270.3億元,占總入股比例合計為12.93%.可見混改之后的聯通集團持股比例大大降低,但包括中國人壽、結構調整基金的股份在內,其國有控股的企業性質并未改變。聯通引入與自身戰略發展具有協同效應的投資者,給企業帶來不僅僅是產品、營銷、渠道等直接對業務產生的促進、協同作用,更是機制和業務上的創新突破。
股權激勵,有效增強企業內部經營活力。本次混改以市場化為核心,緊扣資源配置、活力激發、人才發展三大改革主題,推動人力資源變革,用創新機制激發活力、凝聚合力,擬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同時維護好員工的基本權益,促進公司發展。2017年12月底,聯通內部發布“戰略人才遴選通知”,股權激勵計劃正式啟動。股股權激勵具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股東、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利益共享與約束機制,充分調動核心員工的積極性。聯通借助這一計劃,促進實現國有股東價值、公司價值和員工個人價值的統一,增強聯通綜合競爭力,促進公司長期發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成為吸引保留核心人才的“金鎖”,有效增強企業內部經營活力。
混改有助于產權多元化,有效增強電信企業綜合競爭力。聯通混改引入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改變“一股獨大”“一企獨大”,重構電信市場競爭格局。通過與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將聯通在網絡、客戶、數據、營銷服務及產業鏈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與戰略投資者的機制優勢、創新業務優勢相結合,實現企業治理機制現代化和經營機制市場化混改有助于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業務創新。固定電話、寬帶業務、移動通信等基礎電信業務市場日漸飽和,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領域迅猛發展,信息消費快速增長、產業融合不斷加快,為運營商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全球范圍來看,電信業的改革都還是具有戰略性的新型改革。此次聯通混改引入多類型戰略投資,既可戰略制衡又可賦予企業拓展新業務的動能和空間。通過和互聯網巨頭合作,推動互聯網類創新業務的融合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