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SPN技術的堅定推行者,中國移動和華為合作創新。2017年8月,華為基于FlexE技術的50GE線卡通過中國移動研究院功能及性能測試; 2017年10月,華為 PTN 990率先通過了中國移動研究院SPN原型系統測試;2017年11月,華為在時鐘跟蹤技術上不斷突破,通過引入高精度時鐘芯片,將時間同步性能相比4G時提升數倍; 2018年初,華為SR技術性能通過中國移動研究院測試,基于SR技術網絡具備更智能、更快捷、大連接的能力;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研究院啟動5G試點準入測試項目,免備案空間 香港服務器,并有望率先完成測試。
網絡建設,標準先行。中國移動與華為等合作伙伴聯合提出面向5G綜合承載的SPN創新技術,并向ITU-T SG15提案,建議立項研究5G移動承載需求和匹配的承載傳送網絡技術。ITU-T SG15于2017年6月和2018年2月先后立項開發《 傳送網支持5G移動承載》(GSTR-TN5G)研究報告和《支持5G移動承載的傳送網特性》(G.ctn5g)標準,全面系統地研究了5G承載網的特性需求。本次ITU-T SG15正式立項G.mtn,將SPN的段層和通道層技術標準化,盡量重用既有的高速以太網物理接口技術和靈活以太網接口協議技術,引入電信級OAM&保護技術,基于以太網66B碼塊流的交叉在以太網上提供硬隔離傳輸管道能力,這將是新一代傳送網的核心標準。ITU-T后續將圍繞 G.mtn,針對SPN的架構、保護、同步、管控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研究,形成新一代傳送網標準體系。
近日,在瑞士日內瓦閉幕的國際電信聯盟第15研究組(ITU-T SG15)全會上,中國移動聯合華為等全球13個企業及研究機構提出的“切片分組網絡”(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技術立項提案獲得通過,后續ITU-T SG15將圍繞本次立項的SPN核心標準G.mtn全面構建標準體系,此舉標志著新一代傳送網標準化進程正式啟動。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將持續聯合中國移動、上下游產業伙伴繼續參與ITU-T 5G承載技術的研究、創新和標準化,也將持續加大5G承載的研究投入。同時,華為將與全球產業伙伴開放合作,共同探討適合未來新業務、新需求的5G承載傳送網絡架構和技術,構建面向5G承載網絡技術新體系,推動5G承載SPN形成標準,免備案主機,在產業上形成合力,助力運營商早日實現5G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