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Arm+中國移動物聯網平臺部署成功發布會上,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曉天表示,中國聯通深入推進物聯網“平臺+”生態戰略,通過平臺生態,未來將會與27家運營商達成合作,業務的覆蓋范圍也將增長到120多個國家。
Gartner、Ovum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移動互聯網連接增速放緩,而物聯網連接數增長強勁,預計到2020年IoT連接數將達501億。其中物連接CAGR將達到36%,人連接CAGR達到2.7%。由此不難看出,在物聯網時代,物聯網技術和市場相結合將為行業帶來紅利。
透過現象看本質,陳曉天指出,在面對海量連接的同時,但物聯網設備規模化部署相對緩慢。原因在于,一是標準化問題,一些應用場景需要實時和專有的操作系統,以確保性能和安全性;二是與傳統設備的兼容性問題,賦予傳統設備智能化和被連接,大部分設備尚需通過現有的人力和技術;三是維保義務,部分設備不能承受由于運維或斷網帶來的業務中斷損失(即需要更高的SLA要求)。
中國聯通在物聯網規模化發展中,以“平臺+”生態戰略,通過“云”“網”“平臺”“生態”,打造領先的全球化端到端服務能力,攜手產業賦能生態,致力于做萬物互聯時代的使能者。
“云”是夯實萬物互聯的基礎。聯通“M+1+N”云數據中心體系,覆蓋全國335個數據中心,其中12個國家級數據中心,以及覆蓋38個資源池節點。同時也擁有多云服務。
“網”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橋梁。聯通從2G/3G/4G到部署全光網絡建設,全網部署成熟,并大力推進商用部署,對NB-IoT、eMTC、5G等技術積極開展業務測試。自今年6月份工信部發放5G牌照后,中國聯通已經在7個城市提供了城區連續覆蓋、33個城市提供熱點區域覆蓋,并在在全國其他的城市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定制專網。
“平臺”是行業領先,全面使能。陳曉天表示,平臺主要具有網絡、物聯網設備的連接管理能力和公共的能力,可以解決物聯網碎片化問題。在網絡連接管理上,除物聯網設備進行連外,便是如何通過平臺去管理設備,實現升級、預檢、預測等能力。在設備管理層上,正如,中國聯通與Arm發布的基于Arm Pelion平臺的端到端的設備管理平臺,可協助客戶將物聯網的開發和應用更加簡化。此外,中國聯通在車聯網、運輸與物流、消費電子、零售與商業等行業應用中,已經承載了超過1.24億多樣化物聯網的設備,香港服務器,承載了2萬多的行業客戶。
此外,在“生態“上,中國聯通圍繞設備管理平臺全面構建一個開放共享的物聯大平臺——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目前已有34家副理事長單位,聯盟成員超過200家。
最后陳曉天表示,“中國聯通做‘物聯網平臺+’生態戰略將在能力和生態上進行加法。在平臺能力和應用等鏈條上,美國服務器,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同使能。中國聯通在未來不同的行業中除了提供方案以外,還會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讓我們的行業能夠更加簡單地享受到物聯網帶來的商業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