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塊鏈一詞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區塊鏈也已成為新的產業高地。近日普華永道(PwC)發布報告預測,區塊鏈技術將在未來10年為全球經濟帶來1.7萬億美元的增長。
被納入新基建的區塊鏈,也已成了全國各地爭相進入的新賽道。浙江、廣東、上海等多地發力區塊鏈產業,破解實體經濟發展的痛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為聚焦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鏈接區塊鏈各方資源,營造區塊鏈產業發展生態,10月29日~30日,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創交會)將在成都舉行。
此次2020創交會,復旦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受邀出席。活動前夕,他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斯雪明表示,歐洲服務器,成都發展區塊鏈產業在人才資源、產業基礎等諸多方面具有優勢。他建議成都發展區塊鏈產業時,可與當地金融、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等優勢產業結合,開發更多重量級應用。
成都是全國四個數字貨幣試點城市之一,目前擁有以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為代表的549家區塊鏈研發企業,區塊鏈人才存量全國排名第四。2020中國區塊鏈城市創新發展指數綜合排名中,成都位列全國第六、中西部第一,發展區塊鏈產業上基礎良好、優勢突出。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談成都優勢:“成都發展區塊鏈產業具有多方面優勢”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的發展,這是成都發展區塊鏈產業最好的機遇……而成都軟件產業較發達,在軟件產業方面的優勢也就成為了發展區塊鏈的優勢。”
NBD:當前成都區塊鏈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斯雪明:從區塊鏈產業發展來看,成都的機遇在于黨中央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發展,在落實過程中,成都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的發展,這是成都發展區塊鏈產業最好的機遇。
成都軟件產業較發達,在軟件產業方面的優勢也就成為了發展區塊鏈的優勢。成都在全面人才培養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內第一家開設區塊鏈本科課程的一所高校。今年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開始聯合培養“區塊鏈+金融”的人才,也是很好的新的培養舉措。
成都的挑戰在于區塊鏈技術類產品自主創新方面存在不足,區塊鏈高端人才與北京、深圳、杭州這些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雖然成都區塊鏈企業較多,但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區塊鏈龍頭企業還比較少。相應的,成都區塊鏈生態構建方面還存在著一定不足。
NBD:如何培養區塊鏈高端復合型人才?
斯雪明:區塊鏈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培養區塊鏈高端人才的必然性。區塊鏈高端人才,要懂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的應用以及計算機網絡、分布式計算、數據庫等計算機工作,同時還要懂密碼、網絡安全等等。所以對區塊鏈高端人才這樣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使得現有的高校培養體系是難以培養出這樣的人才資源。所以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企業的作用,和高校一起培養區塊鏈高端人才。
政府要出臺對區塊鏈高端人才培養的支持政策。社會要為區塊鏈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創造良好的氛圍。同時,企業和高校發揮各自優勢,聯合培養人才。企業培養應用實踐能力,高校培養理論技術方面的能力,在現有學校培養體系下,創新產業培育鏈來針對性的培養這樣的人才。
建言產業發展:“區塊鏈與電子政務、金融等優勢產業結合發展”
“成都電子政務信息化基礎好,且有國內網絡安全方面的國家隊,又是西南地區的金融中心,基于以上的原因,成都發展區塊鏈可以與在電子政務、區塊鏈安全、金融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結合,發揮更好的作用。”
NBD:當前區塊鏈發展最需要突破的核心技術具體有哪些?成都要想躋身區塊鏈發展的第一梯隊,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該更關注哪些領域?
斯雪明:結合成都的特點,區塊鏈的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方面,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駐足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平臺,這是區塊鏈最核心的產品。第二,成都應該發展區塊鏈的服務器、區塊鏈的芯片、區塊鏈的模組等區塊鏈的硬件,從而構建具有自主產權的兩件一體化的區塊鏈平臺。第三,成都應該在區塊鏈應用技術創新方面有獨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