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全國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評估及交易平臺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舉行,“電池之家”綜合電池交易服務平臺(下稱“電池之家”)正式發布,依托區塊鏈和大數據,該平臺將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助力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南海再次瞄準了機遇。”佛山市副市長許國表示,“電池之家”的發布讓南海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與梯次利用等領域有望率先實現其全產業鏈商業化,佛山希望可以在未來十年構建起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探索多樣化商業模式,推動創新應用,建立完善政策激勵機制,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一份力量。
“電池之家”綜合電池交易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區塊鏈技術助力高效回收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歐洲服務器,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
新能源汽車大量投入市場,也讓動力電池退役量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相關研究預測,云服務器,到2025年,中國退役電池包數將達到100萬包,退役電池量達到93GWh,搭建完善的退役動力電池交易平臺提高回收利用率刻不容緩。
“退役電池所帶來的安全、環保、資源回收利用等問題已經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力說。
活動現場發布的全國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評估及交易平臺——“電池之家”,正是為應對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痛點而建立。
“電池之家”將依托區塊鏈技術,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大數據動力電池性能評估、線下實驗室檢測和動力電池線上交易等多項服務,破解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環節存在的回收難、銷售渠道受限、缺乏性能快速檢測技術等行業難題。
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理新源”)總經理龍超華介紹,退役動力電池在梯次利用市場前景廣闊,可應用于基站儲能、低速電動車供能、家用儲能系統、公路路燈儲能等場景,有望形成儲能新興市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認為,“電池之家”提供的退役動力電池線上評估和交易功能,可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全新的經濟生態,該平臺在佛山正式落戶,可以為佛山的產業轉型提供新動能。
據了解,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大數據服務產業長遠發展
當天,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服務與管理華南中心也正式在南海啟動運行。該中心由北理新源建設,目前已接入廣東地區超過72萬輛新能源汽車,接入燃料電池汽車2400多輛,對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并從區域分布、車輛類型、行駛狀態、安全故障預警、運營分析等多個維度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宏觀數據統計分析,為產業發展及長期規劃提供數據支撐。
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服務與管理華南中心也正式在南海啟動運行。
據介紹,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服務與管理華南中心是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部署的第一個地方中心,也是華南地區的唯一一個地方中心,支撐起整個華南地區新能源汽車的大數據采集和挖掘。
電池溯源區塊鏈工作組也在現場成立,成員包括比亞迪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國內著名車企,該工作組將發動一眾車企的力量,優化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的數據上傳,提高該平臺的使用效能。
北理新源(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簡義暉表示,南海有著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氛圍,佛山全市也已經有不少車企落戶,“電池之家”和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服務與管理華南中心選擇在南海落戶,看中的正是高度集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世界新能源汽車看中國,中國新能源汽車看佛山。”許國說,佛山已經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超過10年,多個平臺在佛山南海的發布和啟動,意味著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前沿梯隊,在新能源汽車的細分市場將發揮出更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