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涉稅領域的應用,為個人股權轉讓“先稅后照”提供全鏈條信息化保障,今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聯合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云服務器租用,創新推出“區塊鏈+股權轉讓”應用,實現了“申報完稅-數據上鏈-智能審核-股權變更-后續管理”的跨部門、全流程實時鏈上業務流轉。
據了解,稅務部門受理完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申報后,相關信息自動歸集上鏈,市場監管部門將實時獲取鏈上的完稅信息,核驗通過并完成股權變更業務后,自動將股權變更明細數據實時回傳上鏈,供稅務部門從鏈上獲取用于后續管理。該應用既為納稅人提供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的業務辦理,也為堵塞征管漏洞、降低股權轉讓風險提供了有力的抓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現在申報個稅后直接在網上就能完成股權變更,更方便、效率更高了!”廣州市天河區某服飾公司股東陳小姐分享道。
正如陳小姐所說,如今,納稅人在稅務機關完稅后,在網上即可直接完成整個股權轉讓變更的相關流程,不用再到市監部門辦理,原來需要1天時間辦理的,現在最快不用半天即可完成,全流程辦理時間縮短近60%。辦理完成后,納稅人可隨時通過網上查詢、下載和打印股權轉讓的辦理結果信息、完稅憑證單據等。
業務辦理上鏈,不僅為納稅人提供了便利,還有助于堵塞征管漏洞,規避執法風險。
“股權轉讓涉稅業務上鏈后,相關涉稅信息數據也自動生成不可篡改憑證上鏈存證。在保證股權轉讓信息真實可信的同時,根據規則自動對鏈上數據進行智能化比對,確認完稅與股權轉讓金額等關鍵信息相符。”廣州市稅務局征管和科技發展處副處長鐘文新告訴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這一功能既規避人工審核的諸多風險,又從系統層面上杜絕了虛構完稅證明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已累計上鏈個稅完稅證明15.07萬條次,從鏈上接收市場監管部門股東股權變更明細共6.5萬條,其中個人股權變更數據2.6萬條,企業股權變更數據3.9萬條,有效解決了在后續管理中無法及時獲取納稅人股權變更明細數據的問題,虛擬主機,進一步提升了稅務部門的后續管理水平。
華南理工大學區塊鏈前沿技術研究和政務區塊鏈技術創新領域的資深專家齊德昱教授表示:“區塊鏈技術是提升稅收治理能力的新型技術手段,廣州市稅務局這次在股權轉讓方面進行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新的業務領域開創了政務區塊鏈技術應用先例,具有技術領先性和前瞻性,應用成效顯著,既獲得了納稅人的高度認可,又優化了政府間跨部門的業務協同聯辦,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