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瑞芯微在CES2019發布AIoT芯片RK1808,內置高能效NPU,算力最高可達3TOPs;支持INT8、INT16、FP16混合運算,最大程度兼顧性能、功耗及運算精度,并支持TensorFlow、MXNet、PyTorch和Caffe等一系列框架的網絡模型轉換,兼容性強。中國AI芯片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地平線則帶來了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以及基于該平臺的NavNet眾包高精地圖采集與定位方案和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據了解,該平臺贏得了CES2019創新獎。
除了谷歌與亞馬遜明爭暗斗,來自韓國的三星也希望加入智能助手大戰,還帶來了加載Bixby的洗衣機。Bixby是三星語音助手,允許用戶控制洗衣機的各項智能功能。三星計劃在2019年推出的QLED及其它高端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移動設備以及AI揚聲器等三星智能設備中使用Bixby。除了在自家產品使用,三星還致力于建立開放平臺,讓更多廠商、設備采用三星語音助手,效仿谷歌與亞馬遜的生態構建。
AI“水電煤氣”公司大秀肌肉
此外,地平線還面向智慧零售與智慧城市場景展出了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的產品化版本,及面向商業與未來城市場景的多個解決方案。除了秀技術、秀方案,地平線還給出了一份亮麗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名單,包括奧迪、博世、上汽、長安汽車、比亞迪等知名汽車制造商,英特爾、ARM、韓國SKT、龍湖地產、百麗國際、永輝等也是其客戶或深度合作伙伴。
計算能力是AI發展的核心要素,不管什么樣的智能都需要計算力的支撐,量子計算、類腦計算更是人類面向未來計算的競爭焦點。IBM在CES展示了代表目前量子計算領域最高技術水平的量子計算機IBM Q System One模型,這是一臺第四代20量子比特機器,所有部件都安裝在高達2.7米的立方體中。為迎合消費電子的新潮與時尚需求,IBM把量子計算機的外觀造型交給了工業設計公司Map Project Office和Universal Design Studio(環球設計工作室),因此IBM Q System One模型被設計得像一個藝術品。量子計算距離實際應用還有相當長的路,廠商們來到CES進行展示,更多是向大眾描繪未來的可能性,免備案主機,并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能力。
另一位語音助手的“猛將”是阿里巴巴天貓精靈。在CES前夕,阿里巴巴宣布天貓精靈與寶馬合作升級,寶馬中國旗下3系、5系等主力車型將接入天貓精靈的語音交互及AI服務能力,并于2019年Q4在中國上市。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天貓精靈在CES發布支持“語音組網”的新一代智能家居連接方案IoT Connect Kit,同時與博世合作推出首款面向高端市場的智能音箱琪娜。
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的主要入口處,懸掛著谷歌的巨大橫幅,上面寫著“嘿谷歌”,這個“嘿”是谷歌智能助理的代名詞。目前內置谷歌智能助手的Google Home和亞馬遜的Echo打得不可開交,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數據顯示,亞馬遜的Echo設備占據了智能音箱行業73%的市場份額,谷歌Home設備排在第二位,占24%。但谷歌不甘落后,通過開放生態不斷將智能助手這個AI “野戰軍”向各個領域輸送,目前使用谷歌智能助手的設備已經達到10億臺,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顯示器、手機、耳機等,設備支持80個國家的30種語言版本。數據顯示,美國成年人使用蘋果Siri的比例為44%,使用谷歌Assistant的人群占比30%,使用亞馬遜Alexa的人群占比17%。
量子計算領域另一個傾力投入的廠商是英特爾。去年的CES上,英特爾宣布向研究合作伙伴QuTech交付了首個49量子位量子計算測試芯片。去年6月,英特爾宣布正在測試一種微小的新型“自旋量子位”芯片,這是目前英特爾制造的最小量子計算芯片。在CES2019,英特爾發布了一系列的產品和技術,有多項與AI計算緊密關聯:其一是Nervana神經網絡推理處理器(NNP-I)。這款新型芯片有望于今年量產,旨在幫助有高負載需求的企業加快推理速度。此外,英特爾還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研發代號為“Spring Crest”的神經網絡訓練處理器。其二是下一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研發代號“Cascade Lake”)開始出貨,旨在提升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和推理效率。其三是英特爾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的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3D運動員跟蹤技術,用于支持計算密集型的深度學習應用。
人工智能是CES2019的“靈魂”科技,在4500家參展企業中,一半以上都展出了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技產品。作為“撐場子”的角色,AI技術公司在CES明爭暗斗、“刀槍相見”也就不足為怪。廠商的激烈博弈,展示出人工智能正不斷邁向更廣闊的應用市場。
語言助手廝殺火熱
作為基礎技術,AI像水一樣滲透并賦能各個領域。提供AI技術的“水、電、煤氣”公司紛紛蒞臨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展現強勁“肌肉”。
可以說,AI領域的“水、電、煤氣”類公司在CES2019上進行擂臺賽,還比較“斯文”,互聯網以及to C的AI企業則“針尖對麥芒”,智能助手之戰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