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數字政務再次成為熱點話題。“云上貴州數字政務平臺”吸引了眾多嘉賓的目光。
打通部門壁壘,消除信息孤島,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從電子政務到精準監督,不斷豐富應用場景,為更多領域革新賦能……貴州推進大數據建設的生動實踐,為我們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數字中國提供了一個鮮活樣本——
圖為貴州省黃平縣紀檢監察干部指導群眾使用民生資金微信公眾號查詢民生資金發放情況。潘鋒 攝
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貴州網上辦事大廳;實施“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清單;加強宏觀經濟運行監測、綜合治稅、市場監管、信用體系、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近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融合,推動大數據應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取得顯著成效,獲批建設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示范省”。
2018年底,貴州省政府印發推進“一云一網一平臺”建設工作方案,圍繞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以消除“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重點,加快提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提出打造承載全省政務數據和應用的云上貴州“一朵云”、構建全省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全省政務服務和政務數據智能工作“一平臺”。
“過去,辦事難、跑路多、打不完的電話、蓋不完的公章……現在在貴州基本不會出現了。”貴州省大數據局副局長景亞萍表示,為了方便群眾辦事,目前貴州電子政務網絡已經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覆蓋,今年還將覆蓋所有行政村,“群眾通過刷臉、支付寶掃碼等方式登錄貴州政務服務網即可隨時隨地辦理事務”。
今年以來,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在“全省統建”模式基礎上,按照“智能登錄、智慧審批、智能分析、智能監督、智能導辦、智能客服”建設思路,進一步完善了政務服務系統,群眾辦事的體驗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作為全國首個省級政府數據統籌交換共享平臺,云上貴州系統平臺目前已實現736個政務應用系統、17204個數據元目錄的匯聚。
“以政務、工業、交通、旅游等7個部門首批開展云應用,創造性實行‘云長制’,數據迅速形成‘聚合效應’,有力推動了政府各部門業務流程深刻變革。”貴州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推進電子證照、公共信用、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文件等政務服務庫建設,完善精準扶貧、生態環保、健康衛生、食品安全等主題庫,形成覆蓋全省的政務數據資源體系。
大數據+民生——用“看得見”的獲得感為智慧生活賦能
數據“聚”“通”,關鍵在“用”。如今,一部手機,讓一切皆有可能。
大數據應用,牽系著民生冷暖。“以前查個公積金、醫保啥的,歐洲服務器租用,要么坐車去政務大廳,要么就得登錄這網站那網站的,麻煩得不行。”云上貴州APP上線后,貴陽市民陳女士第一時間下載使用,“體驗非常不錯,諸如藥品查詢等功能非常實用。”這是貴州“數字民生”探索實踐的一個生動案例。
建成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連通21個國家部委和省市部門數據,實現對貧困戶精準識別、準確畫像;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療健康云”,成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及互聯互通試點省”;建設全國首個農村智慧交通調度系統——“通村村”,交通運輸部在全國推廣示范……
近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的融合,利用大數據洞察民生需求、優化民生服務。“大數據逐漸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的便利越來越多。”福建市民王先生對“數字貴州”贊不絕口,“民生服務更加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
不到5年,服務1200萬人次,實現12億元線上交易額……“云上貴州多彩寶”讓貴州人民切實看到了大數據如何有效地改善民生。
這個被列入貴州省“十件民生實事”的“互聯網+益民服務”項目,目前業務已經涵蓋生活繳費、政務服務、到家服務、民生資訊等領域,服務覆蓋全省9個市州及貴安新區,通過與貴州政務服務網40多萬項服務事項實現了“全接入、全聯通”,實現了政務服務“掌上辦”“指尖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