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風險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論文首先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治理的現代性特征,闡述了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風險治理的多維研究視角,其次構建了以“風險—應急—危機”為基本框架的基于大數據驅動的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期望對從大數據驅動視角推動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現代化治理有所啟示。
01
引言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他強調面對新形勢,要把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努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長三角區域公共安全治理的構建,對于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無疑起到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鑒于此,本文根據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治理現代特征,構建以“風險-應急-危機”為整體治理框架的大數據驅動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期望對從大數據驅動視角推動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現代化治理有所啟示。
02
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的現代性特征
隨著長三角地區發展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地區的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在新形勢下,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也具有現代性特征。一是具有高度復雜性。從人口結構來看,長三角地區經濟活躍,吸引著大量外地人口,人口結構趨向復雜化,導致地域性公共安全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和未知性,特別是人為的因素影響成分越來越重。各種風險要素之間的關聯超越簡單的因果關系推理,傳統的科學計算方法難以評估風險,風險要素之間的互相影響不僅加大風險治理的難度,還能額外產生社會感知風險,如社會恐慌情緒蔓延和價值觀的沖擊等復雜問題。二是具有強大的跨界性。從地域角度來說,長三角地區涵蓋三省一市,各政府和部分之間存在一定的工作職能界限和信息壁壘。從社會發展新形態來說,網絡社會生活的發展也促使了跨時空和跨領域風險的交合。因此,長三角地區公共安全是具有明顯的跨界波及性,其傳播方式不再是單一類型、單鏈傳播,而是一種圍繞某一風險進行彌漫式傳播,同時,會引發次生風險的綜合性行為。三是具有深度系統性。不確定的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交織在一起,很難真正找到風險源頭,這使得地區政府難以根據既往的管理經驗全面把握公共安全問題的成因與演進方向。
綜上,在信息社會和區域特征交織的背景下,長三角地區風險是以一種非中心化、多元交織的關系存在,它超越了時空界限,具有難以控制的破壞力,風險類型多樣并相互影響和滲透。因此,長三角地區的公共安全特征具有高度復雜性、強大跨界性、深度系統性等特征。
03
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治理的多維視角分析
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治理的根本目標是讓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提供重要依據和破解傳統經驗決策的困境。利用大數據技術系統把握風險來源、分析成因和未來演化趨勢,全面了解或預估風險造成的損壞情況,以及能夠提供應急的手段和物質信息。本文從制度視角技術視角、公共安全治理視角和價值視角相互作用和影響來分析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治理。
3.1 從大數據技術與制度互動的視角
技術嵌入的理論觀點被奧爾科夫提出,這揭示技術應用可以引發制度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建立健全基于大數據的科學決策與社會治理機制,實現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社會治理的精準化”。這充分說了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治理的根本要求,即讓大數據技術適應和滿足于公共安全治理。發展的需求,從而推動現在制度的完善和創新。從技術角度來看,關鍵在于大數據技術如何有效嵌入公共安全治理體系中。從制度角度來看,制度體系要適應性吸納大數據技術和思維方式。
3.2 從大數據的價值與治理融合的視角
大數據技術不僅作為一種治理工具嵌入風險治理體制中,也作為一種普遍追求的治理價值隱含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大數據具有多維價值的特性,不僅包含大數據本身價值,還具有社會公共隱含價值。合理開發與利用大數據資源,追求大數據價值與治理的融合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也是大數據驅動公共安全治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