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3月31日報道:——它不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卻打造了大概讓房地產公司都自嘆不如的復雜房型數據庫;
——它顯著是一家制造業公司,卻做出了讓總理和阿里巴巴團體照料長也贊賞的處事模式;
——上游行業不給力,整個行業都陷入低迷的時期,它卻偏偏實現60%的年復合增長,2014年單店的營業額最多能到達2億;
——任何巨大的整屋本性化家具定制,它險些都能在極短的30天內整裝完成。
這是一家廣州的裝修企業,已往十年,他們用驚人的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柔性出產和大局限定制,他們如何打造了這一項本領?又如何把這一項本領發揮到極致?
2015年2月,剛過完年,廣州天河區有一位規劃買家具的王先生,在尚品宅配的電商官網看了“全屋定制”的處過后,抉擇在這家網站上預約“上門量房設計”。兩天后,尚品宅配的專員接洽王先生上門量房。又過了3天,一套免費的家具設計方案就完成了,王先生過目之后很滿足,提了幾個細節的修改意見之后就簽訂了裝修條約。15天之后,尚品宅配的事戀人員接洽王先生,家具質料已經到廣州,可以上門配送安裝了。又花了4天的安裝時間,王先生的新家具安裝完畢。
整個進程——從網上預約到安裝完畢——只耗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搞定了。個中只有四、五天時間在王先生的家中完成,其余時間都在門店、工場和配送的路上。而整體的用度,卻只有整個家具市場的中檔程度,比傳統的定制低了靠近一半。
這是廣州一家叫“尚品宅配”的家居企業的定制業務模式,這樣的裝修流程,每一天都在中國的各個都市產生。
定制:大數據驅動的C2B模式
定制和局限化,從來是站在現代消費的兩頭,前者是一個高端消費的代名詞,后者則往往意味著平價、公共和尺度化。
對付所有定制類業務而言,本性是個中高附加值的最終來歷,但也是故障著業務幾許級增長的絆腳石。因為定制的進程中,有太多需要讓單個消費者各驕傲意的細節,這些細節足以讓任何一條大局限尺度化出產線叫苦不迭。
但在尚品宅配的總司理李嘉聰看來,本性與共性并不抵牾,“有一點是最重要的,,是基本性的,那就是再本性化的對象,你往下分,照舊可以找到有共性的誰人條理”。
李嘉聰喜歡用醫院配藥的例子來表明這個概念。醫院天天要歡迎這么多病人,但藥房給藥的效率卻很是之高,幾位配藥師按照票據把藥一一配齊,速度很是快。至于你患了什么病,針對性地配哪些詳細的藥,那是大夫勞神的事,而藥房盡管配藥。這就是醫院把治病這個本性化的工作支解了,往下分成了看病和配藥等多個部門,而每一個部門是可以實現尺度化的,用信息系統給辦理了。
家居也是一樣的原理,為幾萬個差異的戶型配備符合的家具確實很耗時耗力,不行能有足夠的設計師來完成任務。可是從戶型這一層上往下分,大概所有屋子的臥室、客堂、廚房的機關都差不多,在這一點基本上,要設置的衣柜、櫥柜、臺面、電器、床等等家具又有許多共性,如此化整為零,一個戶型拆分,每一個部門的配套方案要求就大大低落了。
2007年,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做了一個在旁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的抉擇——他規劃把所有樓盤的數據都收集起來,成立“房型庫”,然后從中降維到可尺度化的條理上。他堅信,固然中國樓盤千千萬萬,可是戶型的種類要遠遠少于這個數量,而房間的范例大概更少。
為此,他親自帶隊到北上廣深等都市,收集樓盤、房型數據成立“房型庫”。綜合統計闡明下來,全國這么多的屋子,其實只有約莫100種臥室和70種客堂。他眼中看到的不再是一整套一整套的屋子,而是一個個獨立的房間,一件件配套的家居,甚至是一塊塊獨立的木板。
再往后的日子里,這個數據庫從單一的房型庫擴展到產物庫、設計庫的三位一體,彼此買通成為“云設計庫”。一位顧主只要奉告地址都市、樓盤、房價、收入、年數等信息,設計師就可以在系統中找到已往三個月、半年、一年內雷同顧主中受接待的幾十上百套方案,作為參考。假如顧主在價值、樣式、顏色、機關等細節上有任何的要求,只需要在現有方案長舉辦微調,設計流程很是快速。
而這每一套的新方案,又會上傳至數據庫中,成為厥后者的參考。這樣反復轉動之下,短短五六年時間,尚品宅配竟然已經為全國近3萬個樓盤,40多萬戶家庭提供了近30萬種本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