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間需要建立數據交互的渠道,并形成數據有償共享的機制,從而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的數據生態的建立。
“我們在汽車領域,打造了第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大數據區塊鏈交互平臺,簡稱VDBP。”6月1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在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上宣布。
據介紹,VDBP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架構,在各個企業的數據中心建立節點,將企業脫敏數據的標簽上鏈,保證數據的確權和不可被篡改,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資產的線上交易和線下交割。
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的深入發展,數據已經成為汽車的核心資產,如何最大程度地對數據進行采集、傳輸、分析和應用,是汽車智能化發展中各家車企的一項競爭要點。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在數據生態的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數據孤島問題,各企業技術發展中遇到的數據體量不足問題,產業數據安全問題,以及數據價值的挖掘與變現問題。要解決以上問題,企業間需要建立數據交互的渠道,也需要統一格式標準,免備案主機,并形成數據有償共享的機制,從而促進汽車產業整個健康的數據生態的建立。”王耀指出。
在本屆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提出建議,希望建立一套數據共享機制,“每個企業的數據都能夠傳輸到國家的數據交通中心”,以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搜集和使用數據。
數據既是資產,也是信息,從數據安全及監管的角度來說,國家級的數據中心的確有建立的必要。不過,統一的數據中心在數據商業化層面或面臨一定的挑戰,這是中汽協打造區塊鏈數據平臺的主要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不可被篡改特征,VDBP能在相關領域的糾紛中提供客觀數據。“前段時間,特斯拉發生剎車門事件,我們提前發布了可信存證平臺。”王耀介紹,目前平臺已經打通了司法領域,可以提供一站式司法鑒定服務——這意味著,今后發生類似“剎車失靈”的糾紛,數據的真實性有望得到保證。
打造數據資產交易平臺
數據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資產之一。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調研結果顯示,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數據,數量極大。
在汽車從機械驅動轉向軟件定義的過程中,數據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自動駕駛的研發中,數據的積累與深度學習是決定各家企業能走多遠的主要因素。
不過,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深入發展,數據安全等問題也被放大,例如車上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對車內車外環境的采集,這些信息一旦遭受侵害,不但會泄露個人隱私,甚至還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因此,大數據的高效利用和有效監管成為當前汽車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本屆汽車論壇上,曾慶洪便提出,建議建立一個國家交通數據營運中心。
“現在企業都是各自采集數據,我想大家共享才是最重要的,包括地圖,再到今后智能駕駛,希望每個企業的數據能夠傳輸到國家的數據交通中心,大家分享,這樣我們更準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曾慶洪表示。
不過,在王耀看來,建立國家級的數據交通中心只能解決數據的監管問題,而不能解決數據的利用問題。
“目的是對的,因為每一個數據孤島的價值,一定是遠小于眾多數據孤島的價值之和,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國家級的數據中心,把這么多的不止是車廠的數據,還有路端的數據全部都聚合起來,然后再發給企業用。”王耀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個愿景是好的,但落實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國家安全,國家可以出臺政策,但如果是為了產業利益,就要想清楚商業化邏輯以及路徑。
王耀指出,國家級平臺面臨著數據資產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問題。“假設說各個車企都要把數據全部交給國家,國家統一分配,怎么分配?一個企業一年100萬輛車,另外一個企業一年1萬輛車,都發嗎?發的話,100萬輛車的企業愿不愿意?國家能不能用強制的手段干預商業行為呢?”
本質上看,中汽協打造的VDBP實際上是把汽車數據作為資產存儲起來了,參與的各個車企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價值互換。
“企業可以選擇存儲自己的數據,從商業邏輯上來說,你存你自己的數據,你去承擔它的成本,你也享受它的收益……我們在上面架一個體量非常輕的區塊鏈平臺,大家可以在上面做數據的標簽交易。”王耀介紹。
需要指出的是,VDBP承載的不是原始數據,而是數據標簽——因為區塊鏈并不解決大數據的問題,它解決的是可信的問題。
消除數據篡改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