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西部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式暨2021西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會上,由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大數據產業協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安)數字經濟發展監測預警基地聯合推出的《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趨勢》報告,正式發布。
2020年,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總產值1370億元,免備案服務器,大數據產業相關從業人員2.6萬人,專業研發人員超過8000人。大數據產業專利累計數量達6353件。
西安市大數據產業規模正穩步壯大,產業聚集效應初現。
阿里巴巴、亞馬遜、華為、字節跳動、騰訊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后落戶西安,同時涌現出未來國際、易點天下,云基華海、美林數據等優秀本土企業。
在區域布局方面,正逐步形成串聯“航天基地、西安高新區、灃西新城”的大數據產業聚集帶。
產業規模穩步擴大
《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總產值1370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大數據業務收入210.5億元。
擁有涉及大數據業務的企業225家,其中,以大數據相關業務為核心業務的企業151家,總營收107億元。大數據產業專利累計數量達6353件。
大數據產業規模正穩步壯大,產業聚集效應初現。
同時,西安還擁有實力強大的大數據產業從業人員和研發團隊。
2020年,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相關從業人員已達2.6萬人,專業研發人員超過8000人。大數據研發投入共計390億元,同比增長150%。
這和西安近年來,不斷推進的大數據產業建設相關。
如2019年以來,多個云計算中心項目在西安開工,包括騰訊全國最大的云研發中心——騰訊云計算(西安)中心;運算速度世界領先的超算集群——泛太空國際超算(西安)中心;以及華為鯤鵬與昇騰計算產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華為智能超算(西安)中心等。
與此同時,多個行業大數據中心順利建成。例如,基本涵蓋與航空相關的全產業鏈領域的西安航空大數據中心、總投資56億元的國際北斗產業創新中心暨星基增強系統全球運營服務中心、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規模最大且處理能力最強的中心之一的中煤航測遙感集團建設的云平臺大數據中心等。
隨著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阿里巴巴、亞馬遜、華為、字節跳動、騰訊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后落戶西安,同時涌現出一大批本地優秀的大數據企業,包括未來國際、易點天下,云基華海、美林數據等。
產業聚集帶日趨完善
據統計,2020年西安市大數據研發投入在100萬以上的企業有123家,大數據業務收入千萬以上的企業有70家,上億的企業15家,同比增長超過100%的企業有47家,超過200%的企業29家。
串聯“航天基地、西安高新區、灃西新城”的大數據產業聚集帶正逐步形成。
據統計,2020年,航天基地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從2018年的67家增至220家;
高新區已聚集有軟件和信息服務相關企業2600多家,其中35家世界500強企業,46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IBM、富士通、SAP、三星、阿里巴巴、華為、中軟國際等國內外領先IT及互聯網企業先后落地,從業人員已達22萬;
目前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大數據產業園已建設累計完成400億元。
此外,灃東新城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北工業大學“翱翔小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研究院”等先后建成,大數據產業聚集帶日趨完善。
產業成長背后,是西安市在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域的提前布局與政策引導。
2017年以來,《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7—2021年)》《西安市大數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西安市加快5G系統建設與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西安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相繼出爐。
配合頂層設計,服務器租用,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大數據產業協會、大數據研究院等機構先后成立。
成立于2021年4月的西安市大數據創新發展研究院,是由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和西安郵電大學共同組建的大數據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平臺。
目前,已組建起一支由華山學者、博士生導師及眾多專家組成的核心團隊,并通過“雙聘制”引進了一批國內外大數據高端人才,已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大數據創新科研機構。
2020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中,西安位列南京、天津、東莞、武漢等城市之前,排在國內城市的第七位,城市創新競爭力突出。
未來隨著大數據產業壯大、產業聚集帶完善,勢必將為西安創新發展提供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