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4 年前么,也就是在2012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馬云傲慢狂妄的對王健林說:匯報你一個好動靜,電商不行能完全代替零售行業,同時也匯報你一個壞動靜,它會根基代替你們!
王健林:瞧你那得瑟樣兒,線下捏腳、挖耳朵、涂指甲的活兒你能跟我搶去。
王健林也不是吃素的啊。頒獎現場就和馬云打下著名的1億賭局:假如2022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占零售的份額不到50%,他將輸給王健林1個億,反之王健林將輸給馬云1個億。
自從有了4年前馬云和王健林的億元賭局,關于電商和傳統零售的爭論從未遏制過。但10年賭期還未過半,馬云和王健林已握手言和:馬云在本年的云棲大會上宣稱今后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商”這個詞,要打造“新零售”;而萬達卻暗暗上線了本身的電商平臺——飛凡網。
那么,電商和實體的近況如何,將來又該如何成長?
電商對實體攻擊龐大,傳統打扮行業尤為慘重 。
4年前,中國網絡購物生意業務額是1.31萬億元,僅占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6.2%。然而4年后的本日,僅上半年,中國電商生意業務額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37.6%。網絡零售額的成長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且增速也一直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在電商快速成長的同時,對應的實體零售企業成長狀況就較量嚴峻。2015年關店潮仍在繼承,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共計關店121家。
傳統打扮行業受攻擊最大,10個品牌關店高出10000家店。
雖說關店潮早幾年就一連存在,但從2015年的環境來看,動輒上千的關店數字,照舊著實讓人瞠目。億歐網按照果真資料整理了2015年打扮行業10個品牌的關店數據,他們2015年關了近10000家門店。個中波司登5053家,李寧上半年關1200家,百麗167家,安踏40家至140家。
曾經的中國打扮大王美特斯邦威發出財報,令人震驚:僅本年上半年,凈吃虧到達了6019.08萬元,年度吃虧超一億元,3年時間封鎖1500余家門店。而在2009年、2010年,周成建還曾兩次登上中海內陸打扮業首富。
線下遭遇關店潮,線上增速放緩
新零售時代已來,線上線下團結才是將來趨勢 。
固然網絡零售額的成長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但也難逆增速逐年放緩的趨勢。據國度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 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 28.2%,對比 2015 年全年的增速明明放緩,這也是近五年來,網絡零售增速首次跌破三十個百分點。
線上線下均遭遇增長瓶頸,融和才是將來趨勢,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馬云稱,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竣事,將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需團結在一起,才氣降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需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需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氣真正締造出新的零售來。
新舊零售的大偏向在變,線上線下的團結勢不行擋??墒窃诂F階段還沒有一個品牌做到了徹底融合,如今更多的零售巨頭還在倘佯、糾結、狐疑,以至于呈現這樣的情形:一邊是傳統線下零售關店潮澎湃而至,另一邊是電子商務要集團機關線下。
許多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可能互聯網龐大的攻擊,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將來的技能,沒有看將來,只看到昨天,如何適應這個新的技能,如何和互聯網公司舉辦相助,如何和現代物流舉辦相助,如何操作好大數據。
將來,沒有純電商的公司,也沒有純線下的實體公司,線下和實體將不絕融合。
線下體驗+線上平臺是新零售的焦點
所以打扮行業將是下一個打破口
最終評價一種零售模式好欠好,繞不開兩個尺度:一個是本錢效率,一個是購物體驗。所以,新零售業態的發生、成長壯大,都是基于這兩點,好的模式就是要同時滿意用戶體驗和企業效率。
所以,新零售的玩法必然是,線下做體驗店,線上做平臺。而在這方面,家電行業已經做的較量成熟了,好比蘇寧、國美。手機行業也正在向新零售進軍,華為、小米等開始猖獗機關線下,線上線下慢慢買通。并且,家電、手機也根基做到了線上線下同質同價。
那么新零售的下一個打破口在哪?打扮行業!
電商發達成長的十余年,其實一直都是在做尺度件,同一尺度的產物大局限出產,然后放在網上低價、大量售賣。2015年,打扮在線上已經賣了6500億,可是絕大大都都是低價、偏尺度件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