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深圳•選擇不凡 華為云城市峰會2019”在深圳羅湖區舉行,這場云端盛宴,不僅可窺深圳的智慧蝶變,以及華為云對數字變革的驅動,還用更多的“篇幅”,來講述企業責任與價值觀。從宮頸癌篩查,到雨林保護,再到“智慧血站”……華為云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Cloud for Good”的理念。
智慧血液
梅沙在深圳一家IT企業工作,每年都會去獻一次血,已堅持了10多年,他見證了“獻血”的巨大變化。早期,去血站獻血,有時要排長隊,不僅耽誤時間,而遇到天氣炎熱,必然大汗淋漓,雖然獻了愛心,但心里憋屈。更憋屈的是,身邊的人不理解,甚至有人說他傻。“你獻的血去了哪兒,你知道嗎?”面對質問,他不好回答——網絡上,抱怨聲的確不少。
一些過去長期遺留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正被攻克。最近兩年,梅沙心里沒了憋屈——科技改變世界,也在改變獻血!過去,捐血點是否需要排隊不可預測;現在通過線上查詢,就知道采血點是空閑還是繁忙。當然,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中國不缺愛心人士,很多人都獻過血,但對獻血還是有諸多疑慮:獻血是否安全?用血是否透明?傳統的方式,難以消除人們的質疑。廣東穿越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這個痛點,他們通過云+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試圖破解獻血的傳統難題。在獻血前,通過“今日獻血”APP,梅沙這樣的愛心人士,可以方便地查詢附近的獻血站,香港服務器租用,并且在線預定座位;而在獻血現場,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可留下愛心照片,并放到現場電子留影墻上,所有的愛心獻血記錄得以永久記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提升了獻血站的服務體驗;獻血之后,血什么時候被用了,用到了什么地方,獻血者通過“今日獻血”APP一目了然。
在血液管理方面,由于稀有血型的特殊性,傳統方式的調配和管理相對低效。“稀有血型的人生病了,需要用血,如何迅速找到和調配這些血?這就需要云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穿越醫療科技董事長王健說。以前,當出現突發性的稀有血型用血需求時,從找到愛心獻血者,到獻血、運輸,患者拿到一袋血液可能已經是幾天后了。而現在,通過穿越科技的“血液云”平臺跨市聯動,云端資源調配(包括通知愛心獻血者、獻血、運輸、冷鏈等環節),輸送到臨床,將極大地縮短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云平臺的目標是構建3小時城市血液供應網絡,血液供應將變得與目前的生鮮配送一樣快捷與安全。
而華為云在這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知道,從獻血到將血液輸給有需要的人,涉及復雜的過程。血液經過采集以后,還要檢驗、分離、儲存,最后通過冷鏈送到醫院去,交叉配血,輸到病人身上,整個鏈條很長。華為云為穿越醫療科技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讓每袋血都有標記,從最初采集到最終流向,力爭讓整個過程做到安全可控,每一袋血可追溯。
過去常聽人說,獻血容易,用血難,原因是數據難打通。為了讓獻血者免費用血落到實處,穿越醫療科技目前已在杭州的100家醫院展開試點,捐血者需要用血時,醫院通過穿越的“血液云”平臺,就可以直接把輸血費免掉,這對獻血者是一大鼓舞。穿越醫療科技董事長王健透露,穿越醫療科技下一步還將打通獻血者在全國的獻血足跡,并推而廣之。
華為云中國區CMO張鵬表示,今后,兩家企業的合作,還將持續深化,讓“安全血液”服務更多的人。
“云”開見日出
云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未來,云和人工智能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此次華為云城市峰會上,華為云全球市場總裁鄧濤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香港服務器,他說,云就好比飛機跑道,飛機的起降都在跑道上。而人工智能、物聯網、5G技術則是引擎,決定速度和高度。跑道和引擎,構成了華為云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在研發投入上不惜成本,構建起了全棧全場景能力。在云時代,華為打造了兩顆強勁的芯片,昇騰系列和鯤鵬系列芯片,前者能提供強勁的人工智能算力。這兩個系列的芯片,能幫華為打造強大的云算力及云技術架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