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兩會正在南京舉行。26日下午,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劉云,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春節出行、兩會期間提案關注點等問題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
近期,河北等地出現的疫情狀況表明,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任務艱巨繁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依然巨大。
“無論是江蘇還是全國,我們在疫情防控方面都摸索出了一套比較成功的經驗。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這種創新模式,應對疫情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但是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劉云表示。
呼吁原地過年 非必要不遠行
春節將至。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方案》明確,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各鄉鎮(街道)、行政村(居委會)落實責任制,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好登記造冊、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處置等工作。
“在此我還是呼吁,大家能夠尊重科學,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議盡可能在原地過年,非必要不遠行。此外,勤洗手、帶口罩、居家開窗通風、進行戶外鍛煉等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個人進行疫情防控的關鍵點。”劉云說。
劉云表示,病毒是自然界的一種客觀存在,出現確診病例要積極救治,不要恐慌,盡可能減少因恐慌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加強全民健康教育 提升傳染病防控意識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劉云前往湖北武漢、遼寧,站群服務器,在一線戰“疫”70天。今年的省兩會期間,劉云提交了《建議加強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傳染病防控意識》的提案。
在她看來,普及正確科學的防疫知識迫在眉睫,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參與,否則很難獲得良好效果。健康教育的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量化考核指標少。但是,一旦激發了全社會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熱情,全民體能素質、科學素養的提高將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發揮巨大作用。
為此,她建議,強化政府部門的健康教育職責,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域名購買,制定健康教育專項項目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建立完善省級及國家級科普專家庫、健康信息監測評價體系,動員社會各系統主動參與健康促進工作。